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: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
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: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
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: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(suì),安徽省全椒人。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,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。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,握手(wòshǒu)时双手温暖(wēnnuǎn)有力。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为(wèi)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(jīngshén),6月4日和17日,大皖新闻记者两次来到新四军老战士冒长松的家里拜访。他平静地坐在客厅的靠椅上,回忆抗日战争中的峥嵘岁月,感叹今天(jīntiān)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(xìngfúshēnghuó)。
探访(tànfǎng):百岁新四军老战士,大手苍劲有力
6月4日上午9点,大皖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来到冒长松在(zài)合肥的住处。客厅墙上还挂着他85周岁大寿时的照片。老伴23年前(niánqián)已经去世,小儿子冒建强和大儿媳妇(érxífù)戴贤萍在家中陪伴老人。冒长松坐在家中客厅的椅子上,戴贤萍正在给他梳头。
冒老虽然104岁高龄,走路时(shí)需人(rén)(xūrén)搀扶(chānfú),但他面色红润,慈祥而安静,眼睛有神;虽然耳朵听不太清楚,却能认出家中每个人。和记者握手时,他的大手温暖有力。记者尝试和他交流,老人话语有点含混,但充满了热情和真挚。不一会儿,戴贤萍当起(dāngqǐ)了公公的“翻译”。“前些年他还能流利讲话,这几年状态不如前几年了。”她说道。
冒老腹部(fùbù)上有一条伤疤,“打仗(dǎzhàng)打的!”冒老告诉大皖新闻记者,战争年代,他耳朵被炮弹震聋过,腹部也留下的伤疤。说着说着,话题(huàtí)一下回到了以前的艰难岁月。
图为大儿媳妇戴贤萍(dàixiánpíng)正在给冒长松梳头
往事(wǎngshì):家庭出身贫寒,参加新四军
冒建强介绍,父亲老家安徽全椒,兄弟姐妹7人,他在家中排行老五。一大家人生活艰苦,几乎(jīhū)吃不饱饭。“我爷爷去世得早,靠我奶奶养活这个(zhègè)(gè)家,一个人养活7个孩子,奶奶非常能干……”
1942年1月,冒长松没告诉家人,从全椒入伍参加(cānjiā)新四军,从此走上革命道路,成为粟裕手下的(de)士兵。“我父亲家里(jiālǐ)穷没上(méishàng)过学,后来在部队学的文化。他的老战友们和我说,我父亲在打仗时非常勇敢。”
图为冒长松(zhǎngsōng)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
讲述:日军(rìjūn)飞机扔炸弹,战友被炸牺牲
生活中(zhōng),冒长松是一位(yīwèi)好父亲,不抽烟不喝酒,工作(gōngzuò)负责有爱心。家人发现,在日常生活中,冒长松见不得青蛙,一看到青蛙,就很难过。原来,1943年(nián),冒长松和战友(zhànyǒu)们行军打仗时,身边一位战友饥饿难耐,抓了一只青蛙充饥。咬到一半时,日军飞机来袭,战友被日军飞机扔下的炸弹击中不幸牺牲,青蛙还活的。
冒长松目睹了这一幕,永远没法忘记。“只要看到了青蛙(qīngwā),他就想起了战友,无比(wúbǐ)悲伤。”冒建强说。
图为小儿子(xiǎoérzi)冒建强和冒长松在一起
当兵(dāngbīng)入伍后,在陈毅、粟裕的领导下,冒长松曾经在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中作战,他还获得过“特等(tèděng)功臣”的荣誉称号。抗美援朝时期(shíqī)还开过坦克(tǎnkè),“他是团级干部转业,在抗美援朝时担任坦克兵独立营的营长。”
1966年,冒长松(zhǎngsōng)从徐州转业到合肥(héféi),妻子翟广英是徐州人,他们育有三儿一女,1985年冒长松离休。
生活(shēnghuó):性格开朗风趣幽默,不和人计较
坐立(zuòlì)时间长了,冒建强将父亲(fùqīn)搀扶起来,在客厅走上几圈。父子俩一边走一边高唱革命歌曲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》,老人(lǎorén)大声高唱,腰背挺直,步履轩昂,显得精气神十足。
生活中,冒长松性格开朗,说话风趣幽默,“和(hé)人说话随和,不管是家门口(jiāménkǒu)的邻居,还是小区保洁大姐,他都相处得来(délái)。”儿媳戴贤萍说。
退休后(hòu),冒长松负责(fùzé)骑自行车接送孙子辈上学。80多岁时,还风雨无阻去包河公园散步,90多岁时,也(yě)经常在家人的陪同下外出散步。此外,他还喜欢阅读报纸、杂志,下象棋,在阳台上养了(le)几盆花。“善于学习(xuéxí),喜欢关心国家大事,家里订了很多报纸,叫我们(wǒmen)也要坚持学习,好好上班,认认真真工作。”冒建强说。目前,冒长松饮食生活有规律,中午(zhōngwǔ)午休到3点起床,晚上7点半左右睡觉,身体很硬朗。
图为冒(mào)建强搀扶着父亲在家客厅溜圈
“我父亲当年很多老战友,朋友都已经(yǐjīng)不在了,但是(dànshì)他们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。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,这段历史我们一定不能(bùnéng)忘记。”冒建强说。
大皖新闻见习记者(jìzhě) 王腾飞 记者 许佳 摄影报道(bàodào) 实习生 陈森阳

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(suì),安徽省全椒人。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,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。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,握手(wòshǒu)时双手温暖(wēnnuǎn)有力。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为(wèi)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(jīngshén),6月4日和17日,大皖新闻记者两次来到新四军老战士冒长松的家里拜访。他平静地坐在客厅的靠椅上,回忆抗日战争中的峥嵘岁月,感叹今天(jīntiān)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(xìngfúshēnghuó)。
探访(tànfǎng):百岁新四军老战士,大手苍劲有力
6月4日上午9点,大皖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来到冒长松在(zài)合肥的住处。客厅墙上还挂着他85周岁大寿时的照片。老伴23年前(niánqián)已经去世,小儿子冒建强和大儿媳妇(érxífù)戴贤萍在家中陪伴老人。冒长松坐在家中客厅的椅子上,戴贤萍正在给他梳头。
冒老虽然104岁高龄,走路时(shí)需人(rén)(xūrén)搀扶(chānfú),但他面色红润,慈祥而安静,眼睛有神;虽然耳朵听不太清楚,却能认出家中每个人。和记者握手时,他的大手温暖有力。记者尝试和他交流,老人话语有点含混,但充满了热情和真挚。不一会儿,戴贤萍当起(dāngqǐ)了公公的“翻译”。“前些年他还能流利讲话,这几年状态不如前几年了。”她说道。
冒老腹部(fùbù)上有一条伤疤,“打仗(dǎzhàng)打的!”冒老告诉大皖新闻记者,战争年代,他耳朵被炮弹震聋过,腹部也留下的伤疤。说着说着,话题(huàtí)一下回到了以前的艰难岁月。

图为大儿媳妇戴贤萍(dàixiánpíng)正在给冒长松梳头
往事(wǎngshì):家庭出身贫寒,参加新四军
冒建强介绍,父亲老家安徽全椒,兄弟姐妹7人,他在家中排行老五。一大家人生活艰苦,几乎(jīhū)吃不饱饭。“我爷爷去世得早,靠我奶奶养活这个(zhègè)(gè)家,一个人养活7个孩子,奶奶非常能干……”
1942年1月,冒长松没告诉家人,从全椒入伍参加(cānjiā)新四军,从此走上革命道路,成为粟裕手下的(de)士兵。“我父亲家里(jiālǐ)穷没上(méishàng)过学,后来在部队学的文化。他的老战友们和我说,我父亲在打仗时非常勇敢。”


图为冒长松(zhǎngsōng)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
讲述:日军(rìjūn)飞机扔炸弹,战友被炸牺牲
生活中(zhōng),冒长松是一位(yīwèi)好父亲,不抽烟不喝酒,工作(gōngzuò)负责有爱心。家人发现,在日常生活中,冒长松见不得青蛙,一看到青蛙,就很难过。原来,1943年(nián),冒长松和战友(zhànyǒu)们行军打仗时,身边一位战友饥饿难耐,抓了一只青蛙充饥。咬到一半时,日军飞机来袭,战友被日军飞机扔下的炸弹击中不幸牺牲,青蛙还活的。
冒长松目睹了这一幕,永远没法忘记。“只要看到了青蛙(qīngwā),他就想起了战友,无比(wúbǐ)悲伤。”冒建强说。

图为小儿子(xiǎoérzi)冒建强和冒长松在一起
当兵(dāngbīng)入伍后,在陈毅、粟裕的领导下,冒长松曾经在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中作战,他还获得过“特等(tèděng)功臣”的荣誉称号。抗美援朝时期(shíqī)还开过坦克(tǎnkè),“他是团级干部转业,在抗美援朝时担任坦克兵独立营的营长。”
1966年,冒长松(zhǎngsōng)从徐州转业到合肥(héféi),妻子翟广英是徐州人,他们育有三儿一女,1985年冒长松离休。
生活(shēnghuó):性格开朗风趣幽默,不和人计较
坐立(zuòlì)时间长了,冒建强将父亲(fùqīn)搀扶起来,在客厅走上几圈。父子俩一边走一边高唱革命歌曲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》,老人(lǎorén)大声高唱,腰背挺直,步履轩昂,显得精气神十足。
生活中,冒长松性格开朗,说话风趣幽默,“和(hé)人说话随和,不管是家门口(jiāménkǒu)的邻居,还是小区保洁大姐,他都相处得来(délái)。”儿媳戴贤萍说。
退休后(hòu),冒长松负责(fùzé)骑自行车接送孙子辈上学。80多岁时,还风雨无阻去包河公园散步,90多岁时,也(yě)经常在家人的陪同下外出散步。此外,他还喜欢阅读报纸、杂志,下象棋,在阳台上养了(le)几盆花。“善于学习(xuéxí),喜欢关心国家大事,家里订了很多报纸,叫我们(wǒmen)也要坚持学习,好好上班,认认真真工作。”冒建强说。目前,冒长松饮食生活有规律,中午(zhōngwǔ)午休到3点起床,晚上7点半左右睡觉,身体很硬朗。

图为冒(mào)建强搀扶着父亲在家客厅溜圈
“我父亲当年很多老战友,朋友都已经(yǐjīng)不在了,但是(dànshì)他们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。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,这段历史我们一定不能(bùnéng)忘记。”冒建强说。
大皖新闻见习记者(jìzhě) 王腾飞 记者 许佳 摄影报道(bàodào) 实习生 陈森阳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